在老城区布置移动公厕,加快推进免费开放,并逐步推广智能公厕
2016年08月18日 新安晚报
目前合肥公厕配比尚没有达标。
不少市民反映,身边的公厕越来越少,出门方便很不方便。今年合肥“两会”期间,张华庆等政协委员提出“关于优化公厕布局,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建议”。昨天,合肥市政协对该提案进行现场督办。合肥市城管局表示,合肥十三五期间计划新建300多座公厕,但公厕建设依然面临选址困难等问题。
现状663座公厕依然不够用
“沿河路上的公厕太少了,标志也不明显,很难找,经常发现路边有便溺物。”“徽州大道南门小学附近的公厕还要收费,管理上也比较落后。”“老城区的公厕数量偏少,卫生条件差,有的公厕拆掉以后也不复建,很不方便。”……昨天下午,在督办会上,政协委员就合肥的公厕现状纷纷发表意见,大家一致认为合肥公厕缺乏整体规划,存在数量偏少、分布不合理、导示牌不明显等问题。
据合肥市城管局副局长赵俊超介绍,自2008年以来,合肥共新建公厕52座,升级改造84座老旧直管公厕,公厕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升。“目前,合肥市区共有城管局直管公厕196座,其中一类公厕约占20%,二类公厕约占74%,另外还有其他社会公厕467座。”
赵俊超告诉记者,公厕整体数量是增加的,但人们找公厕的难度并未减小。“这是因为,相对于急剧增长的人口,公厕数量的增加并不能满足需求。特别是重点地域和流动人口较大地段如厕很不方便。”
难题都不愿建在自家附近
据赵俊超介绍,按照国家公厕管理相关办法,一般城区每平方公里要建3座公厕,主次干道500米至800米设1至3座公厕。“合肥目前尚未达到这个标准,但相比前两年改善了许多。”
“公厕问题历史欠账多,建设面临多方面的难题。”赵俊超告诉记者,一是布局不太合理,老城区公厕数量偏少,新建开发区往往又没有规划建公厕;二是规划改造拆掉后存在复建难的问题;三是新建公厕选址难,商家和小区居民都不愿意在自家附近建公厕;四是导示系统有问题,合肥一个公厕往往只有一个导示牌,而外地多是连续导示,以方便市民找到;五是社会公厕的管理还没有纳入到城市管理考核,比如加油站等配套的厕所,还存在卫生条件较差等问题。
计划到2020年添300多座
为了解决上述难题,合肥市城管局表示,十三五期间将规划建设300多座公厕,以满足市民的需求。
“今年计划每个区都新建或改建2座公厕,目前看来进展顺利。”合肥市城管局环卫设施管理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,此外还加快推进合肥公厕免费对外开放,“现在196座直管公厕已全部免费对市民开放,目前正大力推进社会单位公厕对外开放,鼓励和动员沿街和流动人员多的单位向社会开放单位厕所,缓解行人如厕难的问题。”
赵俊超表示,下一步将统筹考虑公厕建设的数量布局、建设标准与风格,修编环卫专项规划。要确保公厕建设与道路建设、地块(住宅、商业)开发、公交首末站、公园及其它市政设施建设同步规划、同步实施、同步交付使用;在急需公厕而选址困难的老城区,见缝插针,选择道路绿化带内合适位置布置一批可移动式公厕,逐步弥补老城区公厕数量不足的问题。
记者获悉,目前在合肥匡河路有一座无水防疫智能公厕,采用固液分离、无害化处理、全部回收的方式,无需上下水,利用公厕设备运转中产生的冷凝水、经过无害化处理用于冲洗便器,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。据介绍,该公厕造价比普通公厕还要便宜三分之一,但全市仅此一座。
“无水智能公厕卫生节能环保,建议在新建小区、医院、宾馆、公交车站等推广应用。”合肥市政协许桂宝提议。对此,合肥市城管局表示,将以包河区、政务区为试点,积极推广节水节能环保型公厕。“还要进一步完善全市公厕包括社会单位公厕普查编码工作,确保每一座公厕都纳入数字城管平台,实行统一管理。”
本报记者刘旸
评论列表